中南网  环境新闻

 

漫步在“中国最美乡村”江西婺源,漫山遍野的花海茶园与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交相辉映,勾勒出一幅钟灵毓秀的乡村风景画。婺源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,馆藏文物万余件。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,以及国家级非遗项目婺源“三雕”——砖雕、石雕和木雕的精湛工艺加持下,巧夺天工的民居古建和历史遗存更是星罗棋布。近年来,婺源在历史文物以及古建民居的保护上不断完善四级联动机制,创新四种模式,留住婺源的古韵乡愁。

  一系列创新工作机制曾让文物涅槃重生。2020年7月8日晚,连日暴雨引发的洪水无情地冲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清华彩虹桥。彩虹桥受灾后,婺源县文物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查看文物受损情况,用专业手段避免发生次生事故。7月9日下午,婺源县文广新旅局、文物局、婺源旅游股份公司联合发布“彩虹令”:全网寻找被洪水冲走的原木构件,若有发现廊桥相关木构件线索,请及时联系文物局,捡到并归还的市民或游客将授予“彩虹之友”荣誉称号……一时间,沿线的群众及游客热心地参与到“寻宝”的行列中,一场又一场“送彩虹桥回家”的行动最终寻回了100余件被洪水冲走的木构件。彩虹桥的化险为夷得益于婺源行之有效的四级联动保护机制。

  结合婺源文物点多面广、馆藏文物丰富的实际情况,当地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、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,各有关乡镇政府与县文物、建设、规划、国土、旅游、城管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古建筑、古村落联审领导小组,综合协调、指导古建筑的保护工作。县、乡(镇)、村委会、村小组都有相应的保护职责,从而形成文物保护的合力。

  每当日出山头,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篁岭古村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排布,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五彩缤纷的丰收成果的组合,形成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变化,形成了建筑与民俗文化的绝美碰撞——篁岭晒秋。景区犹如一座徽派古建博物馆,“怡心堂”“慎德堂”“培德堂”“树和堂”及客馆、官厅、绣楼等都是徽派古建的典型代表。通过易地搬迁保护,古建在篁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
  婺源紫阳镇虹关村、清华镇罗云村、思口镇延村等古村落散落着许多明清徽派建筑,昔日破旧的老房子竟一如其辉煌时容光焕发,成为外地游客争相抢住的民宿。延村的福绥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因为先后有左宗棠等两位将军入住过,其被称为“将军府”。“婺源茶艺”非遗传承人方秀瑛等3位女子,合力保护年久失修的福绥堂,通过设计师与工匠的巧妙改造,修旧如旧的同时合理地将现代化设施配装于房内,使之成为一座以婺源茶文化为主题的徽式度假民宿。“外面500年、里面五星级。”每次来婺源都要去古建大院小住的北京籍游客刘铮说,“每一座古建大院背后都有一段厚重的历史,人们置身古建筑之中,可以聆听建筑背后的传奇故事。”

  据悉,婺源2016年7月出台《婺源县民宿产业扶持办法》等文件,积极引导全县民宿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。目前,婺源共有130余家中高端古宅度假民宿、百幢以上的民宿集群2处。有数据显示,到婺源体验民宿的游客人均停留2.5天,日均消费1300元,间接带动2万余人就业,民宿体验游成为婺源旅游经济新亮点。

  总体看来,婺源因地制宜、精准施政,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古建民居保护方式,形成了古建筑易地搬迁集中保护和整村搬迁的“篁岭模式”、民宿开发的“延村模式”、整体保护的“汪口模式”、文旅融合的“江湾模式”等多种保护模式,让“最美乡村”婺源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传承文化、记住历史、留住乡愁。(王竹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