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南网  农业农村

 

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梓楠

  3月28日清早,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楠木桥村,一夜春雨,古茶吐翠。村党支部书记马学才泡好一杯浓茶,拎着茶杯走进了茶园。

  楠木桥村深藏于大山,加之今春气温明显偏低,采摘季比往年晚了一些。马学才每天都去查看萌芽情况,终于等到古茶开采的第一天。

  下午,马学才来到村委会旁的集中收茶点,扶着眼镜,认真检查刚采回来的古茶树鲜叶,一点点指出采摘鲜芽的技术要领:芽头要在1.5厘米左右,手上不能带汗,采时不能太用力,更不能用塑料袋装嫩芽,会让鲜芽不能呼吸,影响原料品质。

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楠木桥村:古树茶香飘万家

拥有160多年历史的“楠木桥”。彭天华摄/光明图片

  古茶采摘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但马学才不敢有丝毫马虎。他说:“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,要保证品质,必须下一番绣花功夫。”谈及这不可多得的古茶树资源,马学才倍加珍视。

  楠木桥村有700多年历史,因旧时贯村而过的中溪河上有楠木搭建的小桥而得名。160多年前,本地乡贤提倡修建石桥,但依旧称为“楠木桥”,村名也得以保留下来。

  因为茶叶贸易,历史上的楠木桥村虽深处大山,却并不闭塞。早在19世纪中叶,这里的宜红茶就走过楠木桥卖到了欧洲,成为宜红万里古茶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。如今,这座石桥仍是本村及周边村民进出的重要通道。

  20世纪至21世纪初,五峰县推广茶叶新品种和进行技术革新,新品种茶树发芽早且产量高,茶农纷纷对低海拔、交通便利区域的老茶园进行改良,而楠木桥村只能守着老树“望茶兴叹”,茶产业一度进入低迷期。

  原因何在?楠木桥村1400多亩古茶园、古茶树零散分布,产量低、效益差,村民不愿投入管理,许多茶园荒芜、茶树萎蔫,且村子交通不便,这些都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。

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楠木桥村:古树茶香飘万家

民族歌舞剧《古道茶人》演绎五峰古茶道传奇。杨威摄/光明图片

  2016年,为助力万里茶道(五峰段)申遗,国内知名专家来到五峰县,踏访宜红古茶道及传统古村落,在楠木桥村意外发现,全村现存成片的老茶树古茶园达500亩,树龄多在200年以上。“专家认定,最老的一棵茶树超过250岁。”马学才介绍。

  摸清“家底”之后,村委会专门向专家请教老茶树古茶园的发展前景,并在网上搜集了各地的案例。他们越看越兴奋,顿觉过去是守着摇钱树讨饭吃。

  为此,村里制定详细保护措施,对古茶树只允许简单的修剪,禁止私自施肥打药和破坏古茶树的行为。

  2021年,马学才带着古树芽茶找到县里的采花茶业公司,尝试合作开发古树茶产品。经过不断摸索,由楠木桥村提供原料,采花茶业打造了“经典五星”“采花碧玺”“采花香印”三款产品,上市3年,销售额突破500万元。

  楠木桥村三组的茶农汪长银,就是这三款产品的受益者。一季春茶,老汪夫妇采摘老茶树单芽鲜叶,就能获得5000元收入,这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,“以前从这老茶树上获得的收入也就千元左右,有时甚至更少”。

  “为什么收益低的老茶树还要保护起来,不让修剪?”起初汪长银很不理解,“现在,全村是一万个赞成,生怕茶树受到破坏。”采花茶业推出的三款高端茶叶新品,原料全部来自村里的老茶树古茶园,收购价最高达180元/斤。“之前只卖几十元,突然就值钱了起来。”汪长银感叹,“开采后只要不下雨,我和老伴儿就待在茶园里采摘老茶树单芽鲜叶。”

  今年古茶树开始采摘前,马学才已准备好了新的村民卖茶账本。翻开2023年他记录的一本账:春茶季古树鲜芽的均价一直保持在每斤150元以上,收入超万元的茶农有十几户,全村茶农累计卖茶收入50多万元。

  一度没落的老茶园,成了“宝贝疙瘩”。马学才正在谋划,进一步清理村内山林中还荒芜着的老茶园,建设高标准茶叶基地;接手村委会旁的老茶站,打造非遗手工加工坊;再以此为依托引进茶企进村,由支部领办合作社,深度开发古茶资源。

  “古村古道古树茶,百年茶香飘万家。”这是马学才对于楠木桥村更长远的目标定位,也映射出五峰这个古老茶乡古茶树保护与利用的方向和前景。面对全县已探明的7220亩连片古茶园、1000多蔸人工种植的百年以上古茶树,五峰县正进一步完善传统建筑、文化资源、种质资源数据库,制定保护措施,纳入村规民约,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。同时,引导鼓励茶企、合作社以入股、租赁、合作等多样化发展方式,探索老茶园保护利用新业态,让老茶树焕发更多新活力。